见过足够多的蓝色国土,才能真正认识广东
南方网 2019-08-05
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成功样本,为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一条高效绿色的参考路径。
2018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8.3万亿元,其中的23.2%即1.93万亿元由广东贡献,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24年位居全国首位。作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之一,广东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,还承担起保护海洋生态的责任,构筑了人海和谐的蓝色生态屏障。
2019年7月中旬,
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“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”网络主题采访活动,
走进广州、中山、江门、阳江,
寻访广东在海洋强省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和高光之地。
阳江:在最美的海岸线上聆听古老沉船的娓娓道来
滨海旅游业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,
为广东的主要海洋产业贡献了50%以上的生产总值,
这样的支柱作用在阳江体现得尤为明显。
阳江不仅拥有广东最美的海岸线,
还在十里银滩上建设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,
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保护与考古发掘,
将绝美的海洋风光与历史文化将结合,
成功打造广东唯一的5A级滨海景区。
入选广东十佳最美渔港的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,
海陵岛上的广东首个全海景式海上书吧,
一到夏日夜晚就热闹无比的沙扒滨海特色小镇,
都是阳江发展滨海特色旅游的成功实践。
2018年阳江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300亿元,
是阳江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。
阳江的滨海旅游有量更有质,
海陵岛上见不到一家工厂,
当地的海水水质、空气、噪音三项主要环境保护指标,
均达到国际一类标准。
同样达到国际级水准甚至世界一流水准的,
还有广东的海洋工程建筑、海工装备、海上风电等高端产业。
中山:大国匠心,打造世界级工程
位于中山的中铁南方工程装备有限公司,
是中铁山桥集团为港珠澳大桥量身打造的钢箱梁总拼装基地,
港珠澳大桥钢箱梁拼装全部在这里完成。
在完成这座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后,
这支建桥国家队全力投入深中通道的建设。
又一个世界级的桥、岛、隧、地下互通超大集群工程,
通车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大动脉。
同样位于中山的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,
历经十年自主创新,
研发出全球技术最先进,
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台风型大型海上风电机组,
一举占领世界海上风电制高点。
公司手握全球第一的海上风机订单量。
正奋力打造全球知名的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团。
江门:未来的终极建筑从这里走向世界
毗邻中山的江门市,
濒临南海,水陆交通方便,
孕育出了世界级的集装箱巨头企业,
新会中集。
凭借多年的经验累积和技术发展,
新会中集的多项产品占据业界甚至是全球领先地位。
而新会中集用模块化建筑打造的楼房,
则给人类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和环保的生活方式。
模块化建筑大大减少了建筑时间,
中集模块化公司承建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,
仅用了70天就完成了制造和吊装。
模块化建筑还能够快速拆装,
在异地重复利用,
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未来建筑的终极选择。
目前这类在工厂环境下就能够完工90%的房子,
已经被中集集团从海上运往英国美国日本荷兰等地,
成为酒店、学生公寓和出租公寓市场的新宠儿 。
广州南沙:绿色发展,既造福人类,也为人类的朋友们建设家园
位于新会的百年民族企业李锦记的生产基地,
以及广州南沙的广船国际有限公司,
同样把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。
李锦记目前供应200多种产品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
广船国际制造的半潜船、客滚船等高技术船舶以及特种辅船,
性价比达到国际一流水平。
广船国际附近的广州港南沙港区,
是全球沿海港口中排名第五的广州港的龙头港区。
2018年9月30日开工的南沙港四期,
2021年投产后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。
由于无人驾驶集卡采用了充电锂电池能源,
这个港口将成为实现零排放的绿色港口。
绿色也是南沙湿地的主色调,
经过20多年的人工改造,
南沙湿地已经成为珠江三角洲的候鸟天堂,
湿地始终以国际标准进行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设,
坚持“以鸟为本”的理念,
是广州乃至广东海洋生态保护的亮点。
海洋将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人连接成命运共同体,
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
乘着国家发展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,
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的成功样本,
为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一条高效绿色的参考路径。